·
注:最初发布于2015年3月20日 人人网(http://blog.renren.com/blog/253142086/947376321)。2015年4月14日转至本站。
人对音乐的记忆总是交织着别的记忆,最近对此有些奇特体会。
小时候家在一个老国有企业的巨大的家属区里。每天早晨7点,遍布整个家属区的大喇叭准时响起“这里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广播声;7点半新闻结束,则会转而开始播放一组固定的古典音乐。我的小学在家属区的另一端。学校要求每天8点前到校;而往往到7:58分左右,我才能匆匆赶到校门数百米外的一个路口,一边系起红领巾、一边向缓缓关闭的学校的蓝色大铁门奔跑发起最后的冲刺。与此同时,四周的大喇叭也准时回荡起雄浑有力的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片段)。最后,伴随着激荡的旋律,我在最后一刻冲入神圣的校门;一切充满了电影画面感。如此日复一日,直到搬去上海。
十多年后。
这些天我同时赶四个期末论文+一个期末考试,每天到晚上都精疲力尽。两天前,非常偶然地,网易私人电台给我随机到了久违的柴一协奏曲。当耳机里传出那个熟悉的片段,我感到瞬间一扫疲惫,情绪激昂。与此同时,似乎肾上腺素大量分泌,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水平显著提高,瞳孔放大,心跳加速,眼前甚至又浮现起了那遥远的蓝色铁门,还有两边的带着袖章的值日生。更难得的是,即使反复循环播放,依然效果显著,p<<0.05。自此找到新的期末提神利器。
这大概也算得是记忆与通感的极致了。
丁霄哲
2015年3月20日
于圣地亚哥
版权由作者所有,谢绝商业转载,其它转载请保留本日志链接并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