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需要现在打mRNA加强针吗?

Should I get the 3rd mRNA shot now?

·

本文为个人观点,不构成医学建议。医疗决策请咨询专业医师。

有不少人在美国的朋友可能像我一样,年初打了两针mRNA疫苗,但因为担心副作用而还在犹豫是否需要打第三针加强针。

顾名思义,加强针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身体里在接种前两针疫苗后逐渐下降[1]的中和抗体浓度,使得病毒刚进入循环系统时就能被足量的抗体识别、扑杀。不过,抗体浓度到底多少才需要加强?昨天刚在Science上发表的一项针对接种了mRNA疫苗人群的大规模研究[2]可以提供一些参考。

下图可能是很多人最关注的信息,也就是抗体浓度与保护率的关系是什么。粗略地概括,图中实线描述了是你体内当前结合抗体浓度(结合S蛋白RBD的抗体,WHO标准单位)所对应的未来6周时间里的保护率、而虚线反映的是误差范围(95%置信区间)。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测量抗体浓度的时间点是接种后57天,而此时大多数人的抗体水平还很高,因此在图左半边低抗体浓度区域的人数较少(柱状图所示)、而相应计算出的保护率的误差也更大。

broken image

图1. RBD结合抗体浓度与mRNA疫苗保护率的关系(参考文献[2] Fig. S25C)(注[a])

普通人如何得知自己的抗体浓度?据我了解,目前美国市面上多数抗体检测只提供定性的阴性/阳性的结果,只有Labcorp一家有一个半定量抗体检测服务。它们使用的Roche Elecsys测试和图1的研究中使用的均为ECLIA方法。虽然这个检测服务被批准使用的描述是“半定量”、FDA也尚未推荐使用这种方法来评估自己的免疫水平,但只从技术角度来看、该检测的读数可能是相当可靠的(注[b]),成本和便利性的也都不错(注[c])。

我个人在接种第二针8个月后通过Labcorp检测的RBD结合抗体浓度为~800U/mL(图2),根据图1这条曲线,可以不严谨地”粗略估计”我在未来6周内得到的保护率大约是80%-90%。 这样的保护率与最高能达到的95%相差并不算太大,再考虑到我在第二针接种时相对严重的副作用以及平时比较严格的物理保护,我的个人选择是在短期内不会接种加强针,到2022年再视情况决定。

broken image

图2. Labcorp的半定量抗体检测报告

此外还有一个因素值得考虑:虽然接种疫苗后血液中存蓄的中和抗体浓度会随时间下降,但是这些存蓄的抗体只是疫苗接种带来的免疫反应的一种,它只是病毒进入循环系统后面对的“第一道防线”。即使病毒突破了这道防线,它也还要继续面对被激活的记忆B细胞以及记忆T细胞。而很多研究指出,两针疫苗往往足以让身体产生持久的、可以面对现有变种的免疫记忆(如[3], [4])。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两针mRNA疫苗对重症、死亡的保护率可以长期保持在90%上下,而并不会像轻症保护率那样下降[5][6]。

归根结底,当前这个时间点、在已经接种了两针mRNA疫苗的基础上,个人是否接种第三针增强针是一个权衡风险收益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抗体浓度、个人健康状况、之前接种的副作用、所处环境等因素,做出因人而异的决定

文末,摘一段FDA和WHO科学家共同发表在10月份《柳叶刀》杂志上的评论文章:““……虽然首次接种 COVID-19 的好处明显大于风险,但如果过早或过于频繁地引入加强针,则可能会存在风险,尤其是使用可能具有免疫介导副作用的疫苗(例如某些 mRNA 疫苗的第二次给药后更常见的心肌炎,或与腺病毒载体 COVID-19 疫苗有关的格林-巴利综合征)……因此,关于是否需要加强针或加强时间的任何决定都应基于对临床或流行病学数据的仔细分析,并进行风险收益评估……””[6]

祝君平安健康!

丁霄哲

2021年11月24日

帕萨迪纳

本文为个人观点,不构成医学建议。医疗决策请咨询专业医师。

脚注

a. 虽然该研究的对象是接种了Moderna疫苗的人群,但是Pfizer-BNT的原理组分都很类似、所以应当可以直接参照;大多数腺病毒疫苗和重组蛋白疫苗的直接免疫原与mRNA疫苗类似(都为S蛋白RBD结构域),因此该数据参考价值也比较强;灭活疫苗的免疫原更为多元,所以可能参考价值较弱。

b. Roche报告的overall specificity为100%、跨平台CV在5%以下:https://www.fda.gov/media/137605/download

c. Labcorp检测费用大部分医保可报,个人支付费用在$10以下;预约链接 https://www.labcorp.com/coronavirus-disease-covid-19/individuals/antibody-test; 网点查询链接https://www.labcorp.com/labs-and-appointments/

参考文献

5. 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oa2114114